對於台北市長選舉,我最不服氣的就是「國民黨沒人」這句話,國民黨的缺的從不是人才,是團結。
信手捻來,國民黨裡的人才濟濟。
在「行政院長」等級,我熟識、也最推崇的人之一,就是江宜樺前院長,談歷練,他以台大教授,在馬政府時代,一路從研考會主委、內政部長、行政院副院長到行政院長,其行政歷練之完整深厚,在台灣政壇,連蔡英文都比不過他。而他的人品佳、學識淵、待人謙,也讓我極為欽佩,如果他當台北市長,一定可以交出亮麗的市政成績。
另一個則是經常被點名的張善政,他是美國康乃爾大學土木工程博士。曾任國家科學委員會國家高速電腦中心主任、美商Google公司亞洲硬體營運總監、行政院政務委員、首任科技部部長、行政院副院長,再於年初台灣處在「政治空窗」的看守期時,出任行政院長,表現獲得好評,產官學涉獵極廣,是一個視野開拓的政治首長。他也一定可以勝任台北市長。
在政務官層級, 曾銘宗、管中閔、葉匡時、陳雄文都是極佳人選。
一直有志於台北市長的丁守中,也是對市政長期鑽研,有極大的決志施展抱負,也是好人選。
這麼多人才,為什麼搞到好像「沒人才」?有的人對政治感到灰心,有的人可能覺得時機尚未成熟,有的人另有更想追求的人生規劃,而另一個關鍵因素,則是國民黨的內鬥文化,讓很多人才怯步。因為向他們射箭的,往往是來自自己的同志。
或許大家會覺得有點訝異,我不是宣布投入台北市長選舉嗎?怎麼盡説其他人的好話?道理很簡單,我對自己也很有自信,但我並不把這些黨內優秀的人才視為「對手」,而是當成「各自登山努力的同志先進」。我認為,大家的理念相同才是重點。
個人的勝利固然重要,但「理念的勝利」遠比「個人的勝利」重要的太多太多。
對2018年國民黨在台北市長的選舉樂觀嗎?沒有不樂觀的道理,但前提是,國民黨內有志角逐台北市長的人,必須有雅量,接受比自己更好人選,為「共同的理念」而戰!
https://gvlf.gvm.com.tw/article_content_12896.html